勞基法特休有幾天?算給你看,別再被老闆誤導!

勞基法特休有幾天?算給你看,別再被老闆誤導!
勞基法特休有幾天?算給你看,別再被老闆誤導!

文章目錄

你是否曾經好奇,根據 勞基法特休有幾天?身為一名努力工作的勞工,特休假不僅是你的權益,更是你調整身心的重要時間。但在實際職場中,卻常常有員工對特休天數的計算感到困惑,甚至被誤導,導致無法享受到應得的假期。老闆的說法真的準確嗎?還是你可能因不了解勞基法而錯失應有的權益?

特休假規定看似簡單,實際卻包含許多細節,像是年資如何影響特休天數、特休未使用是否可以折現、以及部分工時或合約員工的特休如何計算等。了解這些內容不僅能保障你的權益,還能幫助你更靈活地規劃假期,避免職場上的不公平對待。

勞基法特休的基本規定是什麼?

特休假是勞工應有的基本權益,但很多人對其規定並不清楚,甚至在職場上因資訊不對稱而遭受不公平對待。以下我們將逐步解釋勞基法中有關特休的基本規定,讓你全面掌握自己的休假權利。


勞基法特休的適用對象

特休假是依據《勞動基準法》為符合條件的勞工提供的一項福利,但並非所有人都適用以下規範。

  1. 適用對象
    • 全職員工:依法享有特休假,包括企業、機關等正式聘用的員工。
    • 部分工時員工:雖然勞基法適用於部分工時員工,但特休計算方式可能與全職員工不同。
  2. 不適用對象
    • 自由工作者:如短期合約、接案者,因不受《勞動基準法》保障,無法享有法定特休。
    • 外派工作者:若受派至海外且適用當地法規,特休制度可能不依台灣勞基法計算。
  3. 特例情境
    • 家庭幫傭與其他非典型勞動者,通常不受《勞動基準法》約束,因此無特休規範。

重點提示:
不確定是否適用勞基法的情況下,可以參考雇用合約,或直接諮詢勞動部。

特休天數的基本年資規範

特休假是《勞動基準法》保障的基本勞工權益,讓勞工在工作一定期間後,能獲得帶薪的休假時間。根據勞動部統計,有超過 87% 的勞工對特休假制度不夠了解,因此常發生權益受損的情況。

特休假給假標準對照表
工作年資特休天數工資給付備註說明
6 個月以上 1 年未滿3 天照給到職滿 6 個月即可享有
1 年以上 2 年未滿7 天照給年資計算至到職當日
2 年以上 3 年未滿10 天照給可遞延至次年度
3 年以上 5 年未滿14 天照給使用較有彈性
5 年以上 10 年未滿15 天照給年資累積優惠
10 年以上每年加 1 天照給最多上限 30 天

特休假分配的兩大原則:

  1. 特休必須在當年度使用,未使用部分可折算成薪資,但須雙方協議。
  2. 當年度離職時,未休的特休必須由公司補償。

實用範例:
假設一位員工在某公司服務了4年,那麼他可享有的特休天數為10天。若他在年度內只使用了5天,剩餘的5天可以透過折現補償。

勞基法特休:時薪制工讀生也有特休嗎?

根據《勞動基準法》,時薪制工讀生的特休假權益與月薪制員工相似,但計算方式略有不同。工讀生的特休假依年資累計:工作滿 6 個月至未滿 1 年可享 3 天,滿 1 年至未滿 2 年為 7 天,滿 2 年至未滿 3 年為 10 天,滿 3 年至未滿 5 年為 14 天,滿 5 年至未滿 10 年為 15 天,超過 10 年則每多 1 年增加 1 天,最多至 30 天。此外,若工讀生的工作時數低於全職標準(每週 40 小時),其特休可按比例計算。

例如,一年工作 1044 小時的工讀生,特休假應為 28 小時(計算公式為實際工時/全年正常工時×特休天數×每日工作 8 小時)。

特休假可以按小時請假,具體單位由勞資雙方協商決定。若年度結束或離職時仍有未使用的特休假,依《勞基法》第 38 條規定,可選擇折算工資或延至下一年度。

此外,工讀生亦享有病假、事假等權益,相關規定依法律執行。這些保障措施旨在確保工讀生在工作期間獲得合理休息及相應補償,有助於維護其勞動權益。

勞基法特休的最新更新

在台灣,勞基法的修訂可能直接影響特休的計算與使用規定。以下是最新規定的重要亮點:

  1. 2024年是否有新修訂?
    • 截至目前為止,2024年沒有針對特休制度的大幅修改。但有提倡企業實施更彈性的特休安排,以促進勞資和諧。
  2. 地方性法規的差異
    • 某些地方政府可能對於工時或假期有額外規範,例如特定行業的假期條件更寬鬆。
  3. 企業自行加碼的情況
    • 許多國際企業或大型台灣企業為了吸引人才,往往提供超過法定標準的特休,例如年資未滿一年即享有比例特休。

特別提醒:
若你的公司規定超過勞基法標準,務必仔細檢視員工手冊或合約內容,以確保自身權益。

勞基法特休假如何申請?

  1. 一般申請:建議提前 7-14 天
  2. 連續假期:建議提前 1 個月
  3. 特殊時段:建議提前 2-3 個月(如年節)

如何計算我的特休天數?

計算特休天數是每位勞工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特別是在應對勞資糾紛或確認自身權益時顯得尤為重要。然而,許多人對於年資的計算、部分工時規範,以及特殊情況下的特休天數折算並不熟悉。以下我們將以簡單易懂的方式,逐步解釋如何計算你的特休天數。


週年制特色與案例

  • 計算基準:以到職日為計算起點
  • 特休給予:依據員工到職週年
  • 使用期限:週年日起一年內

案例解析: 小明 2023 年 7 月 1 日到職

  1. 2024 年 1 月 1 日(滿 6 個月)
    • 可享有 3 天特休
    • 使用期限:2024 年 6 月 30 日
  2. 2024 年 7 月 1 日(滿 1 年)
    • 可享有 7 天特休
    • 使用期限:2025 年 6 月 30 日

曆年制特色與案例

  • 計算基準:每年 1 月 1 日起
  • 特休給予:依年資比例計算
  • 使用期限:當年度 12 月 31 日

案例解析: 小華 2023 年 7 月 1 日到職

  1. 2024 年 1 月 1 日
    • 年資 6 個月,可享有 3 天特休
  2. 2024 年 7 月 1 日
    • 年資滿 1 年,依比例增加 3.5 天特休
  3. 全年度共可享有 6.5 天特休
週年制、曆年制比較表
比較項目週年制曆年制
計算方式較單純需比例計算
管理難度較複雜統一管理
員工理解度容易理解較難理解
適用企業中小企業大型企業

年資計算公式

特休天數的核心在於年資的累計,而這部分涉及到勞基法的基本規定與一些特殊情境的處理。以下是具體的計算方法:

  1. 全職員工的基本公式
    • 計算基準:滿一年(12個月)的年資即可開始享有特休。
    • 公式特休天數 = 當前年資對應的天數 - 已使用的天數
    • 例如:小明在公司工作了5年,根據年資應享有的特休為14天,若當年度已休6天,那麼他尚有8天的特休可以使用。
  2. 在職期間未滿一年的情況
    • 若在年度內未滿一年,特休需按比例計算。
    • 公式特休天數 = 當年實際工作月數 ÷ 12 × 對應年資特休天數
    • 例如:若小美在年度內工作了8個月,對應的特休比例為: 8 ÷ 12 × 7(對應1~3年的特休天數)= 4.67天 四捨五入後,小美可享有5天特休。
  3. 離職情況的特休計算
    • 若年度內離職,未使用的特休需以金額補償。補償計算方式為: 未休特休補償金 = (月薪 ÷ 30)× 未休天數
    • 例如:若小華月薪為3萬元,離職時尚有3天未休特休,其補償金計算如下: 30,000 ÷ 30 × 3 = 3,000元

部分工時與特殊工種的特休算法

對於部分工時員工或特殊工種的特休計算方式,可能會與全職員工有所不同,以下針對這些情況進行詳細說明:

  1. 部分工時員工
    • 勞基法適用於部分工時勞工,特休天數的計算方式需按比例進行。
    • 公式特休天數 = (每週工作時數 ÷ 40)× 對應年資特休天數
    • 例如:若小安每週工作20小時,工作年資滿3年,對應特休為: (20 ÷ 40)× 10 = 5天
  2. 合約工與派遣工
    • 合約工與派遣工需依實際用人單位的規範計算特休。若合約中未明確提及,則需依據勞基法保障。
  3. 特殊工種(如輪班制、長期病假後返崗)
    • 輪班制員工的年資累計不受排班影響,仍以實際工作月數計算。
    • 若因病假或其他情況中斷年資,則應按實際工作時長累積年資。

具體範例解析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特休計算方式,我們列舉幾個具體的範例:

  1. 範例一:全職員工的特休計算
    • 小林在某公司工作了6年,當年度應享有的特休天數為14天,已使用9天,則尚餘: 14 - 9 = 5天
  2. 範例二:年度內新進員工的特休計算
    • 小王於2024年4月入職,年度內工作8個月,按比例計算特休: 8 ÷ 12 × 7 = 4.67(四捨五入後為5天)
  3. 範例三:部分工時員工的特休計算
    • 小李每週工作16小時,年資為2年,對應特休為: (16 ÷ 40)× 7 = 2.8天(四捨五入後為3天)

結語:掌握計算,維護權益

特休假是每位勞工應享的基本權益,透過正確計算與掌握年資規定,你能更有效地規劃假期,也能避免在離職時被侵害權益。如果遇到計算疑問或爭議,記得諮詢專業機構,確保自身權益。

老闆常見的特休誤導陷阱

特休假作為勞工權益的一部分,應該被正確理解和使用。然而,許多老闆出於對規定的誤解或刻意避重就輕,可能在特休假問題上誤導員工。以下將詳細分析三大常見的誤導陷阱,幫助你認清真相,避免權益受損。


特休應當年度使用,未用完是否可保留?

老闆經常宣稱特休必須在當年度使用,否則將視為自動放棄,但這樣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

  1. 勞基法規定
    • 根據《勞動基準法》第38條,特休假需在當年度內使用,若未能休完,應轉化為「補償金」支付給員工。
    • 特休假不能單方面被取消,未休假天數的計算必須基於雙方的協商結果。
  2. 企業常見操作
    • 陷阱 1:自動歸零
      部分老闆聲稱「年度結束未休假天數自動歸零」,但這種做法違反法規。
    • 陷阱 2:限制使用時間
      有些企業強制要求員工在特定期間使用特休,例如年底前必須用完,這屬於違法行為。
  3. 如何應對?
    • 與老闆溝通,明確指出勞基法規定,要求未休假天數折算為補償金。
    • 保存相關證據,如工資單或老闆的口頭承諾,避免日後產生爭議。

特休是否可用金錢折抵?

很多老闆會提出以金錢補償的方式取代特休假,但是否可行須視具體情況而定。

  1. 法規允許的範圍
    • 勞基法允許未休假可折現,但需滿足以下條件:
      • 勞工與雇主達成協議。
      • 雇主主動支付補償金,金額計算基準為「月薪÷30×未休假天數」。
  2. 老闆的誤導行為
    • 陷阱 1:壓低補償金額
      部分老闆可能以非標準計算方式(如按日薪計算),造成員工補償金不足。
    • 陷阱 2:拒絕補償
      老闆可能以「未提出申請」為由拒絕支付補償金。
  3. 應對策略
    • 主動提出合理的補償要求,並附上計算依據。
    • 若談判無果,可向勞動局申訴,要求依勞基法追討。

用人單位常見違規行為

除了上述誤導,老闆在特休假管理上還可能存在違規行為,以下為常見案例:

  1. 強制員工放假
    • 部分老闆可能會在公司淡季或特定時段強制要求員工休假,並將其記為特休假。這種做法實際上侵犯了員工自主使用特休假的權利。
  2. 假日扣減特休
    • 有些公司會將勞工的國定假日或補休記入特休,實際上侵害了應有的假期天數。
  3. 不透明的特休記錄
    • 老闆未明確告知員工特休假餘額,甚至在薪資條中隱藏相關資訊,讓員工難以追查。

案例解析:
小明在某公司工作了3年,應享有的特休為10天。但老闆未在薪資單中標註特休餘額,並強制要求員工在公司指定日放假,導致小明實際只休了5天特休。這樣的行為明顯違反了勞基法。

  1. 如何保障權益?
    • 檢查工資單與假期記錄
      勞基法規定,雇主應在薪資單上標明勞工的假期狀態。若發現問題,應立即要求公司更正。
    • 提出正式申訴
      若遇到上述違規行為,建議直接向當地勞動局提出申訴,保障自己的休假權益。

結語:避免誤導,捍衛權益

特休假是每位勞工應有的基本權益,但在現實中,老闆的誤導陷阱可能隨時出現。透過掌握勞基法的相關規定,你能有效應對這些問題,避免被侵害。若遇到爭議,切記主動溝通,並及時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才能真正捍衛自己的權益。

勞基法特休爭議類型

強制使用爭議

  • 公司要求特定日期使用特休
  • 年度旅遊強制使用特休
  • 補班日強制休特休

情境:A 公司規定員工必須在補班日使用特休假。

解決方案

  1. 向人資部門反應
  2. 保留書面通知證據
  3. 必要時向勞工局申訴

特休計算爭議

  • 年資計算方式不正確
  • 特休天數給予不足
  • 未享有特休換現金權益

情境:B 公司未給予滿六個月員工 3 天特休。

解決方案

  1. 確認工作年資證明
  2. 提出法規依據
  3. 申請補發特休假

如何維護你的特休權益?

特休假是每位勞工應該享有的基本權益,但在職場中,許多勞工因對法規的不了解或與雇主溝通不順暢,常常無法順利行使這項權益。以下將從溝通技巧、權益查證以及發生爭議時的處理方式三個角度,教你如何有效維護特休權益。


溝通技巧:如何與老闆提特休

與老闆談特休,常讓勞工感到壓力,但只要運用適當的溝通技巧,便能有效爭取休假權益。

  1. 選擇適當的時機
    • 避開繁忙時段:在公司運作高峰時段提出特休,容易遭遇拒絕,建議選擇較為平靜的時間。
    • 提前規劃並通知:至少提前1~2週申請特休,讓雇主有足夠時間調整工作安排。
  2. 清楚表達需求
    • 以解決問題的態度進行溝通:例如:「我需要請特休處理個人事務,但可以先完成手頭上的工作。」
    • 避免含糊其詞:直接說明需要的休假天數及日期,並提出彈性方案以減少對公司運作的影響。
  3. 準備應對潛在拒絕的解決方案
    • 若老闆拒絕,試著詢問具體原因,並討論其他可行的時間。
    • 提供可替代方案,例如:「這段期間若公司需要,我可以先完成專案,假期往後調整。」

範例對話:
員工:「經過這幾個月的努力工作,我想申請特休來調整身心。下週三和週四的工作我已提前安排好,並交接給同事,這樣是否方便我休假?」
老闆:「目前手上專案很緊湊,可能無法放假。」
員工:「了解主管的顧慮,是否可以協商調整到下週五和下週一?」


如何查證自己的特休權益

確認自己是否享有正確的特休天數,以及雇主是否依規支付補償,對每位勞工來說都至關重要。以下是查證的具體步驟:

  1. 核對工資單與公司內部文件
    • 根據《勞動基準法》,工資單上需標明特休假餘額。
    • 查閱員工手冊、勞資合約等文件,確認公司內部規範是否符合法規。
  2. 計算自己的年資與特休天數
    • 年資累積的常見問題
      • 是否包含試用期?
      • 病假或產假期間是否納入年資計算?
    • 使用「勞基法年資對照表」或在線計算工具確認正確的特休天數。
  3. 確認未休假是否有補償
    • 如果未能如期休假,需向公司詢問補償金的支付方式。
    • 若發現問題,請保留相關證據,例如工資單、內部信件記錄等。
  4. 尋求勞工局協助
    • 若雇主無法提供明確說明,可向當地勞工局申請協助,進一步確認權益。

發生特休糾紛時該怎麼辦?

當遇到特休假相關的權益爭議時,採取正確的處理方式非常重要。

  1. 蒐集相關證據
    • 工作紀錄:保存上下班打卡記錄、排班表等。
    • 書面申請:將特休申請以電子郵件或紙本提交,避免僅以口頭形式申請。
    • 內部對話記錄:保留與主管或人事部門的溝通記錄,作為未來爭議的佐證。
  2. 內部解決方案
    • 向直屬主管反映:直接與主管溝通,了解公司立場與解決方案。
    • 向人資部門申訴:若無法與主管達成共識,可進一步尋求人資部門的協助。
  3. 外部協助與法律行動
    • 向勞工局申訴
      • 提交書面申訴資料,如工資單、內部信件等。
      • 勞工局會介入調解,協助解決爭議。
    • 法律行動
      • 若調解無法達成,勞工可聘請律師向勞動仲裁委員會或法院提出申訴,要求賠償未休特休相關的損失。

案例:
小美在公司工作了4年,但公司未明確記錄其特休假餘額,也未支付未休假的補償金。小美蒐集相關證據後,向當地勞工局申訴,最終獲得全額補償金並成功維護自身權益。


結語:全面了解,主動爭取

維護特休權益並非難事,只要你掌握正確的溝通技巧、善用年資核算工具,並勇於主動查證與爭取,就能有效保障自己的休假權益。當面對糾紛時,記得保存相關證據並及時尋求專業協助,才能真正捍衛你的工作生活平衡。

勞工的特休 FAQ

對於勞工來說,特休假看似簡單,但其實規定中有不少細節。特休如何計算、與其他假期如何搭配、以及特殊情況下如何處理等,常常成為困惑點。以下將透過三個常見議題逐一解析,讓你快速了解特休假背後的規則與應用方式。


特休與國定假日的差別

特休假與國定假日(如春節、國慶日)常被混淆,但兩者在適用對象和權益保障上有明顯差異。

  1. 定義與用途
    • 特休假:依據《勞動基準法》,勞工可依年資享有的假期,用於私人規劃,如旅遊、陪伴家人等。
    • 國定假日:由政府規定的放假日,全體勞工都可享有,如除夕、中秋節等。
  2. 計算方式
    • 特休假:按年資累積,具體天數依年資對照表計算。
    • 國定假日:固定每年設定,一般與年資無關,所有勞工享有相同假日。
  3. 常見問題
    • 國定假日是否計入特休?
      不計入。國定假日是額外的假期,不應影響特休天數。
    • 當特休假遇上國定假日該如何處理?
      若特休假與國定假日重疊,應優先計為國定假日,特休假天數不減少。

範例:
小明申請4月4日到4月6日休假,其中4月4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那麼他的特休實際只扣除2天(4月5日與6日)。


同時擁有特休與補休怎麼用?

補休假(compensatory leave)是員工因加班或特定情況獲得的額外假期,與特休有不同的應用方式。以下解析兩者如何合理搭配。

  1. 補休與特休的差別
    • 補休:基於加班工時,通常需在限定期限內使用(如3個月內)。
    • 特休:基於年資累計,使用期限較長(通常為一年)。
  2. 使用順序建議
    • 優先使用補休:補休有時間限制,應優先安排,以免過期作廢。
    • 特休可靈活安排:特休假期限較長,且未使用可折現,靈活性較高。
  3. 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 補休未用完會怎樣?
      根據公司政策,補休可能作廢或折算為加班費。
    • 是否可同時使用補休與特休?
      可以,但需視公司內部規範。例如,若公司允許連續假期,勞工可將補休與特休合併使用。

實用範例:
小美累積了2天補休和7天特休,她計劃休假一周。根據建議,她可先使用2天補休,再扣除5天特休,最大化權益。


新進員工與離職員工的特休權益

針對新進員工與離職員工,特休計算方式與補償規定存在特殊情況,以下分別說明。

  1. 新進員工的特休計算
    • 滿一年享有特休:入職未滿一年者,按比例計算應享天數。
    • 年度重置機制:部分公司採行「年度重置」,新進員工可能需等至下一年度才能完整享有特休。
  2. 離職員工的特休補償
    • 未使用特休需折現:若離職時尚有剩餘特休,公司需按勞基法折算補償金。
    • 比例計算方式:離職當年特休依實際工作月份按比例計算。
  3. 常見問題與應對方法
    • 問題 1:試用期是否計入年資?
      根據勞基法,試用期屬於正式年資範圍,應納入計算。
    • 問題 2:未提前告知離職是否影響特休補償?
      特休補償屬於勞基法保障權益,即使未提前告知離職,公司仍需支付未休假補償金。

範例解析:
小華於2024年3月離職,當年度工作2個月,按比例應享有的特休天數為:

複製程式碼2 ÷ 12 × 7 = 1.16天(四捨五入後為1天)

若未使用,該天數將折現補償。


結語:熟悉規則,避免損失

透過理解特休與國定假日的差異、靈活使用補休與特休,以及釐清新進與離職員工的特休計算方式,你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假期權益,避免被誤導或損失權益。若遇到任何不確定情況,務必諮詢專業機構或直接向勞工局求助,確保自身利益。

勞基法特休假沒休完,可以換現金嗎?

根據《勞動基準法》第 38 條規定,員工未在年度結束或契約終止時休完的特休假,可依法轉換為現金補償。為:未休特休天數 × 1 日工資,其中 1 日工資以年度結束或離職前一天的正常工資為準(如月薪人員的每日工資為月薪除以 30)。例如,某員工月薪 3 萬元,年度結束時仍有 5 天特休未用,則應獲得 5×1,000=5,0005 \times 1,000 = 5,0005×1,000=5,000 元的補償。

計算方式

  • 月薪制:(月薪 ÷ 30) × 未休天數
  • 日薪制:日薪 × 未休天數
  • 時薪制:時薪 × 8 × 未休天數

此外,雇主需於年度結束後 30 天內,或在員工離職時立即支付這筆現金。若員工希望將特休遞延至下一年度,則需與雇主協商,但遞延後若仍未使用,依然需轉換成現金補償,且不受新年度薪資變動影響。

舉例來說,若某員工於 2024 年 12 月 31 日仍有 3 天特休未使用,且該員工的日薪為 1,200 元,雇主應在 2025 年 1 月 30 日前支付 3×1,200=3,6003 \times 1,200 = 3,6003×1,200=3,600 元的補償金。這筆金額將視為工資,需納入薪資總額申報,並影響保險投保金額。

總之,未休特休的現金補償保障了員工的休假權益,若有相關情境發生,建議員工主動確認補償金額並與雇主協調處理。

勞基法特休有幾天?結論

了解 勞基法特休有幾天 不僅能保障你的休假權益,更能讓你在職場中更加游刃有餘。從年資對照表的應用,到特休與國定假日的區別,再到補休與特休的靈活搭配,這些都是每位勞工應該掌握的基本知識。特別是在遇到老闆拒絕或誤導時,了解自己的權益能讓你以理據爭,避免吃虧。

此外,新進員工與離職員工的特休計算方式也充滿細節,學會精確計算自己的特休天數,對於未來的職場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若有未解疑問,勞工局與相關機構能提供專業協助,幫助你維護應得的權益。

記住,特休假不僅是放鬆身心的機會,更是法定的勞工權利。充分理解並靈活運用這些規定,能幫助你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


勞基法特休有幾天?常見問題快速 FAQ

  1. 勞基法特休有幾天?如何計算?
    • 勞基法規定,滿1年享7天特休,隨年資累計增加。具體天數請參考年資對照表。
  2. 特休假可以累積到下一年度嗎?
    • 不行,根據規定,特休假必須在當年度使用,未使用的天數可折算為補償金。
  3. 國定假日與特休假重疊時該怎麼算?
    • 若重疊,優先計算為國定假日,特休假天數不受影響。
  4. 離職時未休特休假怎麼辦?
    • 雇主需將未使用的特休假折算為補償金支付給員工,依「月薪÷30×未休天數」計算。
  5. 補休與特休可以一起使用嗎?
    • 可以,但需依公司規定安排。建議優先使用補休,避免過期作廢。
小額貸款快速辦理

若臨時有資金需求該怎麼辦?相信許多人因為突發狀況而增加了原本的經濟負擔!這幾年因為疫情、升息、物價上漲等等因素,不少人開始吃不消!

各位若有緊急資金需求,JJBANK為大家準備了 2 種解決方法,第 1 種解決方法適合短期內要解決資金需求,又或是沒有穩定收入的情況:

手機貸款

機車貸款

汽車貸款

貸款額度
最高 15 萬
貸款額度
最高 60 萬
貸款額度 車價的180-250%
最高 280 萬
年利率
8% 起
貸款利率
6.9% 起
貸款利率
5.9% 起
貸款期限
依各專案條件而定

貸款期限
依各專案條件而定
最長48期

貸款期限
依各專案條件而定
最長72期

手續費 NT$ 500 起
依各專案條件而定

動保設定費 NT$ 6,500 動保設定費 NT$ 6,500
符合規定之手機
皆可辦理
國產或進口白牌機車 國產或進口汽車
黃牌以上大重機
出廠 15 年內皆可辦理
20年老車另有其他方案
方案特色
1. 免出門:線上填寫資料、專人服務
2.先試算:試算完滿意再辦理
3.最快1天:從試算到撥款,最快1天完成。

方案特色
1.免聯徵:不受信用評分影響、也不佔信用額度
2.免留機車:貸款期間仍可正常使用
3.最高可貸 60 萬:一般機車貸額度為 15 萬
4.不限職業、不限車齡、免保人、全程保密

方案特色

1.免留車:貸款期間仍可正常使用

2.不限職業、免保人、全程保密

3.最高可貸 280 萬元:最快30分鐘內聯繫、60分鐘內審核、24小時內撥款。

第 2 種方法則適用於較長期、有穩定收入的情況,不論是用來負擔每月經濟,又或者是為了讓家庭更幸福、溫暖,而用來添購家庭用品,如汽機車、傢俱的信貸:

個人信用貸款300萬

JJBANK推薦你幾家信用貸款:

銀行信貸方案信貸利率最低總費用年百分率
樂天國際銀行樂天貸(分期型)1.65%起1.78%~15.74%
凱基銀行JJBANK專屬限時優惠信貸1.58%起1.58%~17.39%
星展銀行個人信貸0.01%起1.91%~15.28%
滙豐銀行個人信貸0.1%起2.30%~12.67%
永豐銀行數時貸0.01%起2.30%~14.81%
渣打銀行渣打貸0.22%起2.85%~14.87%
中國信託online貸0.01%起2.80%~15.84%
LINE Bank分期信貸一般專案1.68%起1.74%~13.95%
遠東商銀online隨時貸1.75%起2.03%~14.87%
玉山銀行e指信貸2.88%起3.12%~14.85%
王道銀行雙享貸0.06%起2.87%~15.40%
聯邦銀行簡便貸0.1%起2.7%~15.36%
新光銀行優質族群貸款0.68%起3.07%~10.73%
華南銀行二段式利率信貸1.85%起2.84 %~13.24%
上海商銀優利貸1.88%2.62%~8.35%
國泰世華泰幸福信貸1.88%起4.24%~19%
台新銀行虎哩笑嗨嗨0.22%起3.58%~15.28%
土地銀行一般信用貸款3%起3.72%~6.79%
台灣企銀e網貸貸款1.68%起3.58%起
陽信銀行信用貸款1.88%起5.55%起
台北富邦銀行優職貸2.59%起2.59%~13.99%
合作金庫優職優利信用貸款1.35%起2.06%~5.62%

此表格數據僅供參考,詳細以銀行實際提供利率為準

如果有您其他想要了解的事項,歡迎來電免費諮詢0800-000-953,或填寫線上表單,由專人為您服務。

銀行房屋貸款

找代辦公司申辦銀行貸款好嗎?

其實有好有壞,有好處當然也會有缺點,還是要看客戶是以什麼需求為出發點來尋求代辦的幫忙,例如:客戶為上班族,平時忙碌沒有時間、或對貸款知識一問三不知,那麼此時代辦公司的存在就是一大優勢;不過若您職業優秀收入高又穩定,那麼JJBANK建議您依照上述”挑選撇步”後自行向銀行送件,會比找代辦公司來的好喔!

自行送件v.s代辦公司 有哪些優點?
 自行尋找代辦協助
資訊蒐集一次詢問一間,直接面對銀行客服,資訊單一一次詢問可了解多間方案的優缺點,資訊較豐富
貸款試算提供線上試算可幫助顧客試算
貸款條件一次獲得一個條件,且會有聯徵調閱紀錄依據豐富貸款經驗可推算多間條件,不浪費調閱紀錄
方案篩選僅就客戶諮詢的方案處理該方案的問題可幫忙過濾及篩選對客戶較有利的方案
專員服務範圍一位專員協助確認申請細節多位顧問分工評估,精準媒合
其餘貸款問題我們也無法確定銀行會不會解決您的全部疑難雜症有其他疑問皆可諮詢,代辦公司注重顧客服務
適合對象特定優良職業、百大企業員工、四師、軍公教、負責人、高年收入之上班族、須具備專業證照之職斜、信用分數高、無貸款或卡債遲繳記錄、無預借現金者一般企業員工、白領上班族、中小企業員工、負責人、領現工作者、SOHO族、斜槓青年、電商經營、代購業者、攤販、信用小白、信用瑕疵、債務整合協商、所有沒有時間親自挑選貸款的民眾

伸閱讀: 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收服務費比較划算?

以上為尋找代辦公司辦理貸款的優點解析,若您銀行貸不過,想知道民間信用貸款推薦的民眾,那麼找代辦公司的優點也如同上表,民眾可自行斟酌應如何辦理貸款,只要記得辦理貸款後應准時還款,才是最重要的!謹慎理財,信用至上

讓房屋成為最好的理財現金流

房屋二胎貸款推薦【便捷貸】超過18年以上經驗,專業團隊服務,用心為你爭取核貸!

如果有朋友不確定當前遇到的情況與自身條件能否過件,房屋二胎貸款推薦台灣網路口碑第1貸款顧問公司【便捷貸】,JJBANK貸款擁有將近18年的貸款代辦經驗,團隊包括理財顧問、地政士、民間代書團隊、前銀行行員、律師團隊,為你分析最適當的貸款方案,提供免費的一對一諮詢服務,選擇適合的貸款方案,除了給予財務上的建議,還會規畫撥款後的還款計畫,有效降低客戶的利息支出。透過貼心提供1對1專屬顧問式服務,讓每位朋友可以透過諮詢互動,了解更多專業貸款資訊,申貸人可以與顧問專員面對面洽談更多申貸細節,藉此更加了解整體的規劃方向,專員也會協助爭取於機車貸款核貸後,最快在24hr內完成撥款,讓資金快速到位!現在馬上填寫免費線上諮詢表單(點擊填寫),讓專業貸款顧問助你核貸,陪伴你渡過資金難關。

機車專案 45萬
不限車齡,不限車種

最低5萬~最高45萬。
12~60期(1~5年)。
名下有機車,貸款中可申辦。
不限廠牌、車齡、電動車,皆可辦理。

汽車專案 350萬
最高可貸車價 200 %

最高300萬。
免留車 / 免保人 / 免財力證明
車種不限 / 車齡不限 / 職業不限
還款期限最長72期

房屋專案 600萬
有房子即可增貸現金

最高800萬。
最低利率2%起
還款年限最長30年
二胎房貸 / 轉貸增貸 / 平轉降息

微額度 30萬
短期小額 資金需求

最低12萬~最高60萬。
最快2日內撥款
工作滿3個月、薪轉、扣繳就可貸

最新文章
勞基法特休有幾天?算給你看,別再被老闆誤導!
2024最全數位帳戶轉帳免手續費攻略:省錢小秘訣公開!
美股手續費哪個好?新手必看!美股複委託與海外券商手續費懶人包
2024歐洲聖誕市集推薦:必訪10大夢幻聖誕市集景點
最划算的泰國機票攻略:省錢達人必學的5大技巧!
貼心小補充

文章目錄